从“竞争性储蓄”到“竞争性投资”:再论性别失衡对中国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
2024-06-14分类号:C913.11;F832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江西省萍乡市审计局
【摘要】“竞争性储蓄”理论认为,中国性别失衡现象可能促使家庭增加储蓄,以提升子女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在金融体系持续发展、风险金融资产供给增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家庭金融决策可能因性别失衡而从传统储蓄转向风险投资。利用2015、2017、2019年三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性别失衡加剧的省份中,有儿子的家庭更倾向于参与金融市场并持有风险资产,但未发现“竞争性买房”的证据;金融知识水平低、已成年儿子未婚的家庭风险金融决策对性别失衡更敏感。因此,因性别失衡而涉足风险金融市场的家庭可能被高收益率所吸引而忽视了潜在风险,政府部门需加强对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强调理性参与投资,方能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性别失衡 竞争性储蓄 竞争性投资 风险金融投资 婚恋市场 家庭金融 金融知识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310432101)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