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分解及动态演进
2024-06-01分类号:F124
【部门】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我国各地区的水平和差异状况对于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整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还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发现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差异正在缩小,表明我国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注重人才培养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熵权-TOPSIS法 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动态演进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异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20BGL025)
【所属期刊栏目】工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