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国家身份维度透视伊朗妇女政策

2024-05-15分类号:D443.73

【作者】郝诗羽   马洋洋
【部门】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  
【摘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国后,在霍梅尼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指导下,伊朗的国家身份被赋予了“宗教与世俗”的二元属性,伊朗政府的妇女政策随之发生了转向。霍梅尼时期,在“全盘伊斯兰化”的意识形态下,妇女政策被确定了以宗教思想为统领的基调。后霍梅尼时期,伊朗政坛单极格局消失,伊朗各方政治力量都尝试重塑宗教与世俗的关系来调整国家身份,妇女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基于此,从伊朗国家身份维度解读妇女政策,可为理解伊朗妇女问题提供参考。首先,伊朗国家身份的宗教内核确定了妇女政策的起点,也框定了妇女政策改革的空间。其次,伊朗国家身份调整引发的政治斗争打断了妇女政策的连贯改革,使妇女政策缺乏长效性。最后,伊朗国家身份的二元格局,凸显了妇女发展世俗导向与妇女政策宗教底色间的张力,导致伊朗妇女问题频发。
【关键词】伊朗  国家身份  妇女政策  妇女发展
【基金】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海湾国家世俗化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和对策研究”(20CGJ042)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阿拉伯世界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