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服务业占比与劳动收入份额
2024-04-15分类号:F249.2;F120;F719
【部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金融和财税等宏观政策的效果具有产业异质性效应,这些宏观政策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更会通过产业结构影响收入分配。本文首先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财政政策的生产要素价格渠道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服务业占比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其对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提出理论假说。将利率政策和社保缴费率政策作为代表性宏观调控政策应用于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法研究后发现:降低利率对于服务业占比具有负向影响,而降低社保缴费率则显著提升了服务业占比;降低利率使得劳动收入份额显著降低,而降低社保缴费率则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劳动比(资本深化程度)是政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降息政策显著提高了城市资本劳动比,而降低社保缴费率则呈现出相反的效果;异质性研究表明在东部地区降低利率和社保缴费率对服务业占比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我国服务业占比低于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经济的情况下,本文为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货币政策 社保缴费率 服务业占比 资本劳动比 劳动收入份额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收入差距的演变与相对贫困治理:服务业驱动模式的视角”(项目编号:72173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2121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