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双循环”下本土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协同创新效应研究
2024-06-17分类号:F274;F832.51;F125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
【摘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方向。本文基于国内循环破局国际循环“低端锁定”的视角,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中国企业“双循环”下本土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协同的创新效应。同时,采用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的合并微观企业数据,从实证层面检验了本土供应链网络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创新交互效应,深入讨论了信息优势与资源优势机制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位于本土供应链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能够显著调节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抑制效应,最终破解中国企业在仅依赖国际循环下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局。此外,本土供应链网络不仅能够利用其建立的信息优势,通过海外战略扩张以突破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而且能够发挥其带来的资源优势,以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策略突破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依赖,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整体协同中实现创新驱动,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探索基于增强国内循环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循环中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提供对策方案。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本土供应链 低端锁定 创新驱动 双循环
【基金】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市场资源联动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AZD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企业赋能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策略优化与质量升级的机制与路径:理论基础、实证检验与政策设计”(723031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区间产业政策竞争、市场分割与资源空间误置”(71973108)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