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密度与企业风险决策——密度风险选择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024-04-22分类号:F127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Melitz和Ottaviano(2008)的效率异质性模型,构建了企业两阶段风险决策模型,内化经济密度对于风险的选择效应,以揭示经济密度影响企业风险决策行为的机制和过程。理论模型显示如下结果。(1)当经济密度过低时,增加密度将降低风险;当经济密度过高时,增加密度会增加风险;经济空间内存在风险最小化的最优密度。(2)在经济密度之外,租金、企业数量、产品多样性等因素也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五环内生活性服务业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城市生活性服务业POI及倒闭率、商铺和住宅租金等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以下三点结论。(1)北京市高密度地区,密度对风险的影响为正;低密度地区反之。北京市二环是影响逆转的分界线。(2)北京市消费密度和就业密度,通过租金、企业数量和产品多样性三个中介变量影响企业倒闭风险。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路径是:消费密度影响产品多样性,进而影响企业倒闭风险。可见,集聚经济降低风险的关键不在于企业数量,而在于差异化集聚。(3)北京市三环是集聚力和竞争力对比逆转的分界线:三环外集聚力超过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风险降低,三环内反之。
【关键词】经济密度 企业风险决策 风险异质性 集聚经济 腾讯位置大数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13AZD082);;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研究”(22XNQT47)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