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中国贡献和未来发展
2024-06-10分类号:F326.11;F34
【部门】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中国的贡献及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直观的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深层次的问题是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2)中国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合作农户家庭韧性的提升,能够纠正部分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影响范围有限。(3)中国需要加强与当地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同时加强不同项目间或企业间的配合,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和协调,提高影响力。(4)中国模式和中国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但是需要非洲国家和民众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发生实质性转变。
【关键词】非洲 粮食安全 韧性建设 中国贡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机制与绩效提升研究”(18BJY141);; 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河南省农产业供应链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2022-YYZD-14);;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因灾返贫致贫防范机制研究”(22240041035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2023BZH00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户分化视角下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认知、行为响应及政策优化研究”(20238JJ068)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农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