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俗遗产化的价值逻辑及其实现
2024-04-08分类号:D422.62;G12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民俗遗产化是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相遇、交融的过程,也是民俗遗产的社会性嵌入过程,因而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乡村民俗的文化保护、社会认同和精神重塑等多元文化价值。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俗遗产化的文化价值需要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耦合。当前在地化和公众化的双重情境给民俗遗产文化价值的实现带来了多重挑战和新的机遇。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俗遗产化的积极作用。作为乡村精神文明的精神纽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发展的历史根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现就必须保障乡民的主体地位、丰富本土化实践形式、强化公众参与和全民参与。
【关键词】民俗遗产化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 文化遗产保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23ZDA089)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