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分析
2024-06-04分类号:S931.1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柔鱼和日本爪乌贼个体发育期营养生态位变化,根据2021—2022年“淞航”号渔业资源调查船所采集36尾柔鱼和30尾日本爪乌贼样本,对其眼睛晶体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柔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0‰~1.68‰、0.79‰~7.51‰;日本爪乌贼个体δ~(13)C、δ~(15)N值分别为0.15‰~1.20‰、0.81‰~7.05‰。柔鱼、日本爪乌贼生态位面积分别为0.40‰~(2)~5.85‰~(2)、0.27‰~(2)~5.36‰~(2)。GAM模型分析显示:柔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偏差解释率分别为31.9%和34.3%。日本爪乌贼眼睛晶体δ~(13)C、δ~(15)N与晶体直径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偏差解释率分别为12.9%和19.4%。分析认为,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摄食柔性是导致其眼睛晶体δ~(13)C、δ~(15)N值随胴体增大无规律变化的原因;个体同位素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西北太平洋黑潮-亲潮过渡区同位素基线值变化幅度较大;83%的柔鱼样本和80%的日本爪乌贼样本的个体间的δ~(13)C的生态位幅度较小,但是δ~(15)N的生态位幅度较大,所以该海域的柔鱼、日本爪乌贼个体摄食水平存在差异;GAM模型显示个体发育和基线值是影响组织δ~(13)C、δ~(15)N值的因素。
【关键词】西北太平洋 柔鱼 日本爪乌贼 眼睛晶体 碳氮稳定同位素 GAM模型
【基金】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跟踪计划(GZ2022011);; 农业农村部全球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专项(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D-8025-23-1002)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