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菲律宾海夏季仔稚鱼表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4-05-31分类号:S932.4

【作者】吕莉欣   赵恒权   钟俊生   王晓东   叶旭昌   刘志良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船舶管理中心  
【摘要】为了探究菲律宾海夏季仔稚鱼表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于2022年夏季在菲律宾海(11°N~19°N、129°E~138°E)设置的50个采样站位,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mm)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38159尾,隶属14目21科56种。日间采集优势种为黄鳍金枪鱼和银灰半棱鳀,夜间采集优势种为银灰半棱鳀,昼夜共同优势种为银灰半棱鳀,占采集样本总数的99.69%。各站位仔稚鱼的总平均密度为292.43ind./1000m~(3),日间采集的平均密度为17.61ind./1000m~(3),夜间采集的平均密度为526.54ind./1000m~(3),昼夜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密度较高的站位主要分布在15°N附近海域,且均为夜间采集。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CA)表明,影响仔稚鱼分布的环境因子从强到弱依次为海水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优势种银灰半棱鳀的分布主要受SSS和DO的影响。研究表明,菲律宾海夏季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富,表层分布不均匀,昼夜分布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菲律宾海渔业资源评估、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仔稚鱼  种类组成  昼夜分布  菲律宾海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