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帆蜥鱼作为生物采集器探究海洋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特征
2024-05-31分类号:X55;X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摘要】海洋中深层生物作为链接海洋上层与深层食物网的媒介,对维系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样品采集的困难性,针对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十分缺乏。长吻帆蜥鱼(Alepisaurusferox)具有特殊的消化机制,是优秀的生物采集器。本研究利用激光红外成像光谱技术,量化分析了长吻帆蜥鱼胃中保存的中深层物种体内微塑料的丰度和理化特征。共采集中深层鱼类和头足类7种,其肠道中检测出微塑料146个,检出率85.71%,丰度为(10.43 ± 12.12)个/尾,粒径为20.34~309.89 μm(47.36μm ± 43.41μm)。微塑料以颗粒状(59.58%)和碎片状(36.30%)为主,聚合物成分主要是丙烯酸酯共聚物(Acrylate copolymer),占比60.27%。本研究首次证明了长吻帆蜥鱼作为生物采集器开展海洋中深层生物微塑料污染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解析大洋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塑料 长吻帆蜥鱼 生物采集器 大洋中深层生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0333);; 农业农村部全球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D-8021-22-0129-01)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