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商业混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要点分析

2024-05-15分类号:D922.294

【作者】黄彦钦
【部门】福州大学法学院  
【摘要】商业混淆行为的违法性在于破坏商业标识的指引功能,扰乱消费者在商业标识、商品和商品来源之间建立的联系。认定商业混淆行为需要界定有一定影响的商业标识、该商业标识所附的商品和商品的来源,可以采用“剥离法”将商业标识和商品的各个要素分解与组合,找到具有值得法律保护最低限度指引功能的拟制商业标识和商品。考察涉案商业标识是否会构成混淆,可以从客观上判断商业标识外观的近似度,也可以直接考察消费者主观上是否对相关商业标识产生误认或误认的可能。对商业标识权益的归属问题可以选择采用权利保护模式和利益保护模式:权利保护模式将商业标识作为权利客体,适用在先使用标准确权;利益保护模式则通过过去的利益结构和未来可能的利益结构对商业标识利益进行再分配。
【关键词】商业标识  商业混淆  反不正当竞争法  红罐之争  剥离法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