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ISM-MICMAC模型的京津冀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隐性障碍研究

2024-04-30分类号:F124.5;X321

【作者】霍腾飞   杨润恺   陈立文
【部门】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前存在环境治理低效、协同效应欠佳现象,尚未形成稳定的治理格局。论文基于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MICMAC等方法,从系统视角剖析了京津冀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隐性障碍之间的递阶层级结构关系和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京津冀三地政府在理念认知和利益结构上的差异是根源性隐性障碍,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以及跨区域协同治理组织领导力与权威性问题对协同治理有显著负面影响;(2)政绩评估体系片面化、各行政区内部部门权责重叠以及信息和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是主要障碍;(3)生态环境补偿不到位、预期收益不足以及市场调节不到位导致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市场驱动力不足。三地政府应在理念认知和利益结构相互包容下,打破信任壁垒,创建互惠互利且足够稳定的协同网络,建立高效灵活对话机制、降低政府间沟通协调成本,方能化解目前的协同治理低效的困境,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ISM-MICMAC模型  京津冀协同发展  隐性障碍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隐性障碍与破解路径研究”(HB20YJ006)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