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浒苔暴发前后青岛沿岸水体和藻体的细菌群落结构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2024-06-26分类号:X55

【作者】刘妮   于永翔   王印庚   张正   王春元   廖梅杰   荣小军   庞明海   李京泽
【部门】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自2008年,浒苔(Ulva prolifera)暴发给海洋环境生态、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浒苔暴发对近岸环境中细菌群落结构与生态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对浒苔暴发前后青岛沿岸主要滨海区域水体、浒苔藻体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的组成与丰度及环境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后青岛沿岸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无机氮、砷离子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溶解氧、Cd、Pb、Cr、Cu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聚集地浒苔藻体中有机碳含量低于非聚集地(P<0.05),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硫化物、Hg、Cd、Zn和Cu离子含量高于非聚集地(P<0.05)。可培养细菌分析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后青岛市沿岸水体与藻体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增长超1个数量级,弧菌占比增加了38%;基于16S rDNA的细菌鉴定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前青岛市沿岸海水中的主要优势菌为长巨牡蛎弧菌(Vibrio gigantis)、塔斯玛尼亚弧菌(Vibrio tasmaniensis)和大西洋弧菌(Vibrio atlanticus),浒苔暴发后青岛市沿岸海水中的主要优势菌为强壮弧菌(Vibrio forti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欧文斯氏弧菌(Vibrio owensii)。优势弧菌的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携带风险检测结果表明,浒苔暴发后弧菌携带毒力基因(VAC、vhh、chxA、tlh、flaA)和耐药基因(strA、strB、QnrVC、sul2)的类别和检出率均增高。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浒苔暴发对青岛市沿岸环境中细菌群落结构及环境生态的影响,查明了浒苔暴发产生的有害微生物种类及其携带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风险,为黄渤海近岸海域浒苔绿潮防控、海洋生态保护、水产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浒苔  绿潮  生态环境因子  可培养细菌  弧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2021SFGC0701);;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22-3-3-hygg-3-hy);;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40)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