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的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评价
2024-04-25分类号:X826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 日照市岚山区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大队
【摘要】为系统评价黄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状况,2020年在该海域开展了3次浮游植物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1个,采集浮游植物4门73种,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种类最多,占82.19%。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H′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通过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指标筛选,确定不同月份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核心指标;以核心指标在全部采样点的95%或5%分位数为标准,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分值,从而获得各站点的P-IBI总分值,并根据相应标准确定各站点的生态状况等级,采用1、3、5分赋值法对各站点的生态状况赋分,获得黄河口近岸海域健康评价综合分值。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各调查站位生态状况等级不同且空间分布差异显著。5月,“优”状态站位较少(9.68%)且分散分布于黄河入海口周边区域;7月,“优”状态站位达35.48%,主要分布在黄河入海口口门及莱州湾水域;12月,“优”状态站位高达38.71%且主要分布在入海口以北水域。P-IBI与氨氮(NH_(4)-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硝酸盐(NO_(3)-N)、磷酸盐(PO_(4)-P)、溶解氧(DO)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表层水温(SST)呈显著正相关。健康评价综合分值表明,2020年黄河口近岸海域健康状况一般。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健康评价 黄河口
【基金】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黄河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HY-ZD0102)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