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考察与制度完善
2024-05-17分类号:D923;D922.16
【部门】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摘要】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未充分发挥、“知情—同意”标准不一且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构建可识别的场景化模式界定个人信息,引入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判定隐私,审慎引入惩罚性赔偿,明晰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构建“国家—行业—平台”三层规则体系实现实质同意,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权 惩罚性赔偿 “知情—同意” 《民法典》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TQ016)
【所属期刊栏目】征信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