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峰丛洼地造林对土壤有机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2024-04-18分类号:S714.2
【部门】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摘要】植树造林是促进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同时提升生态碳汇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喀斯特峰丛洼地区造林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其生物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认识还很不足。本研究在广西喀斯特峰丛洼地区配对采集了玉米地及其邻近人工林表层(0~15 cm)和亚表层(30~45 cm)土壤样品各14组,采用酸水解法对土壤碳、氮组分(活性碳、氮组分I,活性碳、氮组分II和惰性碳、氮组分)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农田退耕造林20年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活性碳组分、惰性碳组分、活性氮组分与惰性氮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农田相比,人工林土壤碳库活度(活性碳库/惰性碳库)整体降低,碳库稳定性(惰性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根系生物量、碳酸钙和交换性钙离子是造林后土壤有机碳、氮及其组分含量增加的主控因子。
【关键词】造林 土壤有机碳 组分 稳定性 喀斯特峰丛洼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07);; 广西“八桂学者”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