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研究
2024-06-25分类号:X321;F327
【部门】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厘清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化规律,以期为特色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基于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框架,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遥感生态指数模型(RSEI),分别测算2003-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14个地级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1)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指数从0.222增长到0.730,总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整体水平不高;各地级市乡村振兴水平稳步增长,但差异较大,呈现出“两核表现突出、其余显著落后”的空间格局。(2)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生态环境指数(RSEI)均值为0.686,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水平,总体略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各地级市多年平均RSEI差别不大,中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较明显。(3)2003-2021年,广西自治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较低,整体表现为缓慢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从0.529上升到0.657,耦合协调类型由弱度协调变为低度协调。[结论]未来应深化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实现以生态环境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强生态环境。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动因、行为决策与激励机制研究”(23YJC63013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绿色技术采用行为驱动因素识别及激励机制研究”(2020M683681XB);; 农业农村部重点课题“农业绿色发展监测”(06220024);;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课题(2021xjkk02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