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美国科技外交评析:从合作性外交到竞争性外交
2024-05-05分类号:G327.12;D871.2
【部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科技与外交的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专门的科技外交概念及相关的政策话语兴起于21世纪初期,目前仍是一个较为新兴的概念。在“知识-权力”的视角下,科技外交的本质是国家行为体通过调节不同知识载体的跨境流动方式,从而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外交实践。科技外交的实践模式可以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的,且往往呈现为合作性措施与竞争性措施并存的政策群。纵观21世纪以来美国所推行的科技外交政策和背后的战略动因,可以发现,在决策圈的操纵与科技界的文饰下,知识载体的跨国流动或封堵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工具。在小布什政府到奥巴马政府初期,恢复美国的“海外声誉”是美国科技外交实践的重心。在奥巴马执政期间,随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美国科技外交的实践重心逐步由“恢复海外声誉”向“强化实力地位”转型。自特朗普政府起,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框架下,美国的科技外交实践完全倒向以竞争性手段追求绝对安全、护持霸权利益的一侧。眼下,拜登政府虽然强调科技接触对管控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意义,但不会影响其继续对华深化竞争性科技外交实践的进程。
【关键词】科技外交 战略竞争 知识流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网络治理体系研究”(17ZDA106);; 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双一流”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科技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