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6-11分类号:F321.1

【作者】孔倩倩   王婷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湖南省固碳增汇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城乡转型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发乡村活力的有力工具。通过构建基于多样性和兼容性2个维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测度方法,评价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特征并剖析其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混合利用度的解释力。[方法]Hill numbers多样性测度模型、基于加权向量的混合度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结果](1)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数据结构呈现“倒U型”分布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热点集聚区分布在长沙县南部,冷点集聚区分布在长沙县北部。(2)相比多样性,兼容性数值更高且跨度更小,总体表现更优;将土地利用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引入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兼容性测度可使测量体系更加完善。(3)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教育水平、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和土地开发吸引力与混合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地开发吸引力解释力最高;高程变异系数、地形起伏度、坡度、县城临近度和所属镇临近度与混合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县城临近度解释力最高。(4)影响因子间存在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两种交互现象即因子间交互作用效果可以超越单因素独自作用的效果。[结论]本研究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测度提供了更完善的测量体系。充分认识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乡村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混合利用  农村居民点用地  评价  影响因素  长沙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吸引力的地域类型及形成机制”(41971224);; 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质量发展下长沙市城市生态韧性的测度”(22C001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