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级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及其差异演变
2024-06-21分类号:F49
【部门】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为了科学准确衡量我国省级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和空间差异演变趋势,本文提出一种兼顾核算科学性和统计兼容性的方法,测算了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其四类细分产业的增加值规模,进而分析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空间发展格局和不平衡性的演变趋势,并通过S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1)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总体规模差异显著。(2)四大类核心产业的空间发展格局呈现由东到西递减趋势;数字要素驱动业进一步向东部优势地区集聚,其他产业呈现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3)各地区间的差异是造成我国数字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4)经济增长水平、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高度相关,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空间发展格局 区域差异 SA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经济关联视角下京津冀数字经济的碳排放效应与对策研究”(72304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经济与包容性增长: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实证”(720731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字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E2E40805X2)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调研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