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和植株密度互作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4-06-24分类号:S541.9
【部门】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摘要】为探究土壤水分和种植密度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双因素盆栽试验,分析了土壤水分梯度(W_(1):85%~90%、W_(2):75%~80%、W_(3):60%~65%、W_(4):35%~40%土壤田间饱和含水量)和植株密度(D_(1):10株·盆~(-1)、D_(2):15株·盆~(-1)、D_(3):20株·盆~(-1))交互作用对紫花苜蓿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CA)、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无氮浸出物(NFE)及相对饲用价值(RFV)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CP、EE、NFE及RFV值在W_(2)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F、NDF、ADF及CA在W_(2)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CP、RFV随植株密度的增加而降低;EE、CA随植株密度的增加而升高,EE在D_(1)、D_(2)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并显著低于D_(3)处理,CA在D_(1)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CF、NDF及ADF随植株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F在D_(2)处理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NFE随植株密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D_(1)、D_(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D_(3);土壤水分和植株密度互作对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在W_(2)土壤水分下,紫花苜蓿获得较高的CP(22.40%)、EE(3.40%)、NFE(27.04%)和RFV(151.24%),较低的CF(36.26%)、NDF(40.23%)、ADF(30.53%)和CA(10.91%);在D_(2)处理下,紫花苜蓿获得较高的NFE(27.52%)和较低的CF(37.79%)。综合考虑,当土壤水分在饱和含水量的60%~80%,植株密度为15株·盆~(-1)时,紫花苜蓿营养品质达到最佳。这一结果为紫花苜蓿田通过水分和种植密度耦合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花苜蓿 种植密度 土壤含水量 营养成分 适口性 消化率 相对饲喂价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3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1920220135);; 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