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改良措施对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的影响
2024-05-31分类号:S812.2
【部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赫章县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 赫章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赫章县品改站 贵州新乌蒙生态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复合改良措施对促进退化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为探明不同复合改良措施对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分析施肥(OF)+打孔(LD)+补播(CS)(OLC)、施肥+绵羊宿营(SC)+补播(OSC)、施肥+切根(CR)+补播(OCC)、无改良对照(CK)处理下喀斯特山区退化天然草地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土壤全氮(TN)、全钾(TK)、速效钾(AK)均显著提高(P<0.05),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显著降低(P<0.05),土壤脲酶(S-UE)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有一定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2)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真菌丰富度Chao指数显著提高(P<0.05),而细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3)相较CK,3种改良处理的物种丰富度、产草量(青)和豆科牧草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杂类草牧草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知,3种改良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退化天然草地的土壤肥力、草群结构和产草量,但在今后推广实践中还需综合考虑最佳施肥量、补播量和人工投入成本等因素。
【关键词】施肥 补播 打孔 绵羊宿营 切根 微生物 植被群落
【基金】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黔科合服企[2021]12-03号);; 毕节市数字农业育训人才团队(毕人领通[2021]12号)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