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芒麦与苜蓿间作草地牧草-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2024-06-04分类号:S54
【部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摘要】本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不同间作比例(2:4、2:5、2:6、2:7和2:8)下植物地上部分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牧草-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探究间作模式下各组分C、N、P转化与利用特性,揭示最佳的间作比例及其生长限制因素。结果表明,间作下老芒麦相对苜蓿的C、N和P竞争比率均小于1,苜蓿具有较强的养分竞争能力。苜蓿C含量较其单播差异显著,且2:4间作处理显著提高17.35%(P<0.05),而老芒麦仅在2:7和2:8间作处理下较单播显著提高5.39%和1.62%(P<0.05);2:7间作处理下,苜蓿与老芒麦N含量均较高,分别较其单播显著提高20.08%和6.83%(P<0.05),苜蓿C:N较其单播显著降低12.32%(P<0.05),N:P显著提高18.48%,老芒麦N:P和C:P较其单播显著提高27.63%和25.86%(P<0.05),而老芒麦C:N在2:4间作处理下较其单播显著降低18.56%(P<0.05)。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N:P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土壤全碳、C:N在2:6间作处理下较苜蓿单播分别显著提高了0.3倍和1.2倍(P<0.05)。冗余分析表明,牧草与土壤均受N素限制,2:7间作处理更有助于缓解N素限制。
【关键词】混播比例 碳氮磷 紫花苜蓿 老芒麦 化学计量特征
【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CARS-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684)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