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集聚与城镇化发展:效应与机制
2024-05-26分类号:F124;F299.21
【部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数量经济研究院
【摘要】城镇化作为内需的最大潜力,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双循环”政策的重要内涵之一。基于高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视角,选取2010—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基础、异质性、调节作用角度实证分析对城镇化的影响,并结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背景和外部性理论,使用门槛和空间杜宾模型对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协同集聚助力城镇化,且存在异质性影响;政府干预抑制协同集聚的提升作用;本土规模市场效应增强协同集聚效应;MAR&Jacobs外部性的空间溢出是协同集聚促进城镇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协同集聚 城镇化 外部性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面上项目)(LJKR0112);; 福建省创新战略研究联合项目计划(2022R0153)
【所属期刊栏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