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myomaker基因的鉴定及其在肌纤维发育中的功能
2024-04-11分类号:S917.4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名优鱼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探究myomaker基因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肌纤维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通过RTPCR鉴定其cDNA序列,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分析不同日龄团头鲂肌纤维发育特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myomaker基因在团头鲂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部位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团头鲂myomaker基因全长4 693 bp,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663 bp,共编码22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为7次跨膜蛋白。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myomaker基因保守性较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团头鲂myomaker基因与鲤鱼等鲤科鱼的myomaker基因聚为一支,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团头鲂肌纤维直径在20 d到60 d持续递增,其中在40 d、50 d和60 d均显著递增(P<0.05),且在40 d到50 d时其肌纤维直径递增最快。不同发育阶段肌肉组织荧光定量结果显示myomaker在团头鲂出膜后15 d到30 d表达量逐渐上升,在30 d表达量最高(P<0.05),结合形态学数据,推测myomaker基因在团头鲂30 d后肌纤维的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肌纤维的肥大。1月龄团头鲂不同组织的myomaker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极其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001)。这些结果表明,myomaker基因在团头鲂肌纤维肥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肌纤维直径 团头鲂 myomaker 基因表达 肌纤维肥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1A2026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22SCQD001);;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5-0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