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生成性过程视角下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05-07分类号:D633;G41

【作者】蒋士会   张钰与
【部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以主体交互性、内容生活性、手段创造性和评价过程性为特征的生成性过程。运用怀特海过程哲学理论建构的“主体性-相关性-创造性-过程性”模型,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四个维度关照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性过程。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基于过程逻辑,即对话性师生关系、生活性知识世界、创造性技术手段以及过程性评价标尺的逻辑层次。然而,学校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低质量发展呈现出学生本位的“主体建构”仍需强化、知识世界的“生活关联”相对薄弱、数字化手段推送的“共情体验”亟待深化以及质量评价的“过程生成”有待彰显的现实样态。鉴于此,提出强化主体交互、优化知识谱系、赋能数字技术平台和实化动态评价的路径重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质态跃迁。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过程哲学  高质量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202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大课题“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项目编号:VAA230006)的阶段性成果;; 2020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课题项目“多民族杂居地区学校场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MJYB001)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