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潜在优势与基层有效治理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以贵州桐梓县山堡社区避暑旅游产业为例
2024-04-12分类号:F592.7
【部门】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要】生态资源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是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关注的核心,也是中国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结合新结构经济学要素禀赋结构理论,以贵州桐梓县山堡社区为例,从基层治理视角考察乡村生态型避暑旅游产业变迁过程,挖掘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累积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禀赋结构优势+乡村能人示范”构成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萌芽发展的内在基础。(2)基层治理对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的精准识别与解决是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吸引外部生产要素进入的关键。(3)基层治理有助于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运行矛盾,并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重新整合内外部生产要素,降低产业发展的制度型成本。(4)“有效治理+有效市场”驱动生态旅游产业累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从“量”到“质”的转变。研究结论既为推动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与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基层治理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逻辑。
【关键词】禀赋结构 基层有效治理 有效市场 生态旅游产业
【基金】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DYB2022036)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