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效应:来自家庭调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2024-05-15分类号:F49;F832;F124.7
【部门】武汉大学
【摘要】利用中国家庭调查微观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平等的直接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直接降低了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的持续性,具有明显的减贫效应和增长效应,但对收入不平等具有马太效应,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库兹涅茨效应和门槛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在银行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额度、居民创业成功概率以及人力资本提升等方面的差异性,解释了马太效应存在的原因。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减轻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马太效应。因此,应当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知识的宣传和传播,同时实施合适的财政政策,这是减轻数字普惠金融收入分配马太效应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收入效应 收入不平等 政府支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机会平等视角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研究”(18BJY213);; 广东省财政厅课题“财政政策、数字金融与收入效应:基于广东实证分析”(Z202238)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