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2024-04-12分类号:F124
【部门】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5—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核密度估计法、全局以及局部莫兰指数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中国总体、四大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状态,但存在区域差异,四大地区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递减状态;第二,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区域内差异呈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区域内差异呈下降的趋势。四大地区中,区域间差异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第三,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且东部地区多呈现“H-H”型集聚,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多呈现“L-L”型集聚。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差异 空间相关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BJY045);; 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UFE2023K012;XJUFE2024B007)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