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把“未来”作为学习的对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素养实验室的方法论与实现路径

2024-06-13分类号:G420

【作者】陈红燕   古秀蓉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摘要】未来素养实验室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设计开发,旨在提升未来素养的一种实践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该实验室已推广至全球44个国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方法论和富有成效的实践原则。本研究围绕未来素养何以可学、未来素养实验室创生着怎样的新型学习方式等话题,探讨了未来素养实验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未来素养实验室是不断制造假设、开展实验、收集证据、形成行动的创新型学习模式,它通过预期将未来当下化,以对未来预期假设的反思与批判为前提,以混合性方法为指导,基于揭示、重构和再审思三大阶段,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和与未来的深度连接,获得对当下涌现未来的洞察力,从而提升学习者运用未来的能力,为构建更为美好、去中心化的未来世界提供行动指导。然而,未来素养实验室仍面临学习内容上大而化之、学习机制平面化、学习效果缺乏评价,以及实验室内结果与实验室外行动间存在鸿沟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本土化实践时注入更多的教育与课程思维。
【关键词】未来素养  未来素养实验室  预期假设  运用未来的能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VFA21000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远程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