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生长模式与形成机理研究——以万州为例
2024-06-12分类号:TU984.113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南方丘陵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重点实验室 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摘要】“山—水—城”空间格局是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交互适应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本文通过阐明“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概念内涵,从地理学视角建立其分析框架,选取典型城市万州为研究区,利用田野调查、地形位置指数模型、MCR模型等方法,综合研究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生长模式、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发现:(1)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演化是一个“生成—强化—解构—重组”螺旋式上升的生长过程。在对外开埠与移民搬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万州“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结构形态与地域功能不断演化与重组。(2)三峡库区城市扩张对山水生态网络的影响与反馈,以及山水环境变化对城市空间生长的限制与引导,形成独特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与生长模式,包括6种动态生长模式与12种静态生长模式。(3)地域性空间组织关系的重构以及城市系统的选择,决定“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化,受“自然山水环境+社会经济转型”“地域特殊事件+山水环境变化”的综合驱动,三峡库区城市空间生长逐渐突破实体门槛的限制,并向下一阶段生长周期持续演进。由此,提出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调控路径,为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与系统治理提供支撑。
【关键词】“山—水—城”空间格局 演化过程 生长模式 形成机理 三峡库区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40444);; 自然资源部南方丘陵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NRMSSHR2022Z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21-R-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086)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