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2024-04-15分类号:S718.5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水文和水土保持工作站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选择晋西黄土区5种不同密度(500、1 000、1 500、2 000、2 500株·hm~(-2))刺槐人工林,测定和分析叶片、枯落物、土壤的养分。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密度对三者养分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密度增加,刺槐人工林叶片C、N、P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叶片C∶P、N∶P先降低后增加;枯落物的C、C∶N、C∶P、N∶P随着密度先减少后增大,N、P则先增大后减少;土壤C、P、N含量及C∶P、N∶P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C∶N随密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林分密度下,叶片N∶P均大于14,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中除了叶片N、C∶N以外,均存在不同的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不同林分密度下,叶片N∶P均大于14,说明研究区刺槐人工林主要受到P限制;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刺槐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及其分配和化学计量特征;在密度为1 000~1 500株·hm~(-2)的刺槐人工林叶片、枯落物、土壤C、N、P含量最高,养分限制最弱,枯落物分解速率相对较快,为适宜经营密度。
【关键词】林分密度 刺槐 养分循环 化学计量特征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22YFF130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725、U2243202)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