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4-27分类号:F127
【部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
【摘要】加强东北地区经济联系有助于提升东北区域一体化水平,形成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整体合力。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网络整体密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经济联系网络受省级行政区划的制约较为明显,同一省份内的城市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经济联系强度较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沈阳市、大连市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群,长春市、沈阳市、哈尔滨市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突出,黑河市、伊春市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偏弱,整体形成“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且网络重心具有向辽中南城市群移动的态势。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需求、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有助于加强东北地区经济联系。
【关键词】东北振兴 经济联系 空间格局 网络分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90095)——“国际秩序大变革背景下的中国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