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商开埠、条约联系与中国近代贸易
2024-04-20分类号:K25;F752.9
【部门】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而中国则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本文以近代中国通商开埠为准自然实验,重新检验开放与贸易的关系。晚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条约以开放特定通商口岸,条约联系可以降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促进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利用1927—1931年50个通商口岸与32个国家(地区)之间进出口贸易数据的研究发现,条约口岸进出口贸易额显著高于主动自开口岸,但与约定自开口岸规模相当。在条约口岸(含约定自开口岸)内部,势力范围的作用不显著,口岸与贸易国之间的条约联系,尤其是租界条约联系对通商口岸对外贸易至关重要。机制分析表明,条约联系可以促进口岸府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增加进出口贸易。在1929年关税自主改革冲击下,口岸进口贸易额显著下降,但首次条约国利用其“先占者”优势扩大对华出口。
【关键词】通商开埠 条约联系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对外贸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商开埠对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证”(项目编号:7197304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