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对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关系的影响
2024-05-24分类号:S663.4;S451
【部门】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育种及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讨人为干扰条件下猕猴桃园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生态控草措施及保障果园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设置对照和干扰样地,测定样地群落α-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化学指标,并利用冗余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干扰对园内杂草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的影响。【结果】① 5个对照样地共记录杂草15科24属25种,5个干扰样地共记录杂草14科18属19种,菊科、禾本科杂草丰富度较高;对照、干扰样地各自的4项多样性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干扰使优势杂草由本土种稗转变为入侵种喜旱莲子草。② 冗余分析显示,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负相关,且干扰使pH对杂草多样性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干扰样地中,速效磷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R~(2)=0.957,P=0.042)、Pielou均匀度指数(R~(2)=0.989,P=0.010)之间均呈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二项式拟合关系。③ 典范对应分析显示,干扰加剧了杂草的斑块化聚集分布,使决定杂草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由pH、速效钾转变为速效磷、硝态氮,且导致诸多杂草对硝态氮产生趋避行为;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中,马唐、龙葵均与喜旱莲子草的位置相接近。【结论】通过土壤改良保持较高pH及速效磷含量、利用果园生草技术种植抗逆性强的本土种以应对喜旱莲子草入侵、及时拔除喜硝杂草均有助于猕猴桃园杂草防控提质增效。
【关键词】猕猴桃园 土壤 杂草 干扰 物种多样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46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E0205000);;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JDR0138、2022NZZJ0024、2022ZYD0123、2022JDZH0001、2023JDKY0001);; 四川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AB0062);;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0062);;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4A180028);; 信阳师范大学“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2023A017)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