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嵌入生活:大都市郊区乡村公共生活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4-05-25分类号:D422.6;D630
【部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乡村公共生活是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状况与组织程度是衡量乡村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以上海郊区乡村治理经验为典型案例,基于系统与生活分析视角,分析大都市郊区乡村良好公共生活治理的实现路径,不同主体在公共生活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中体现的国家与农民联结关系。研究发现,国家介入下的公共空间生产、社会组织协同下的公共服务递送以及村民的行动参与,构成了乡村公共生活治理的三重实现路径,共同形塑了当下的乡村公共生活样态。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系统从行政吸纳社会,转向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借此弥合系统与生活之间张力的治理逻辑。在这一过程中,民众在获得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对国家的认同,而国家则实现其权力在农村基层的重塑,最终将国家与个人进行有效联结。这启发我们在化解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的现实困境时,要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构建公共生活治理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并充分发挥农民的行动主体性。
【关键词】乡村治理 公共生活 公共服务 生活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同富裕进程中县域乡村振兴研究”(22VRC177);;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制约上海郊区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及亟需解决的问题”(2023-JD-E06-A)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