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云南不同蚕区僵蚕致病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差异研究

2024-06-04分类号:S884.3

【作者】江秀均   李玲利   柴建萍   倪婧   白兴荣
【部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蚕区家蚕僵蚕病原的多样性及不同来源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差异。【方法】从云南省9个县(市)收集僵蚕样品,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通过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产孢结构,并结合菌株核糖体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病原种类。此外,还测定分析了不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家蚕致病力的差异影响。【结果】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云南蚕区僵病病原菌属于白僵菌属(Beauveria)、虫草菌属(Cordyceps)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其中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为主要病原,分别占57.58%和30.30%。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株对家蚕幼虫的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侵染后,家蚕的僵蚕率达72.5%~95%,半致死时间(LT_(50))为5.093 ~ 7.133 d,其中LL1-1菌株的僵蚕率最高(为95%),半致死时间最短(为5.093 d),致病力最强;CB1-2菌株的僵蚕率较低(为75%),半致死时间最长(为7.133 d),致病力最弱。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病原的致病力变强,家蚕的僵蚕率也升高。【结论】云南省蚕区家蚕僵病病原种类呈多样性,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为主要病原菌,不同来源的白僵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家蚕僵病的防治和僵蚕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家蚕  僵病  分离鉴定  rDNA-ITS序列分析  致病力
【基金】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202102AE090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2013KJTX006);;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CARS-18-SYZ2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