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2024-04-09分类号:Q948

【作者】贾淇宇   刘雄盛   廖南燕   黄寒梅   黄荣林   肖玉菲   徐刚标   李娟
【部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优质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摘要】【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 (Merr.) Hand.-Mazz.] 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狭叶坡垒自然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分析狭叶坡垒种群结构特征,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指数及种群生存函数,对种群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狭叶坡垒野生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占比较高,表现为增长型结构,种群个体幼龄期淘汰率较高;种群动态指数、随机干扰敏感指标和随机干扰风险概率分别为52.61%、4.38%和8.33%,对外界干扰敏感,环境对个体有较强的选择作用。狭叶坡垒野生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 Ⅱ型的B1亚型,狭叶坡垒种群生存率在Ⅰ~Ⅵ龄级期间随龄级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危险率在Ⅵ龄级达最高值,狭叶坡垒种群在Ⅵ龄级之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除Ⅻ龄级的个体数经过4个龄级时间后保持不变,经过4、6、8、10个龄级时间后,狭叶坡垒各龄级的个体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Ⅳ~Ⅷ龄级逐渐成为种群的主体,狭叶坡垒种群总体呈增长状态。【结论】狭叶坡垒野生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对外界干扰敏感。幼苗数量充足,在生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但幼苗向幼树、幼树向小树转换过程中存在增补限制,制约狭叶坡垒种群发展。
【关键词】狭叶坡垒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指数  生存分析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BA297043)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