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群落内木本植物的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2024-04-15分类号:S718.54

【作者】高永龙   孙艳丽   徐铭泽   刘杉
【部门】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  北京市林业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摘要】【目的】通过揭示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与生化性状的变异特征、变异来源,以及各功能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阐明典型温带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共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7—8月,以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内23种落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灌木(12种)、乔木(11种)2种生活型植物8个关键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与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叶片性状的变异来源和基于叶片性状的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结果】(1)乔木、灌木2种生活型植物在叶片碳、氮、磷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组织密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乔木的比叶面积显著低于灌木,其叶厚度和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灌木。(2)对于大多数叶性状而言,物种变异是解释叶片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影响叶厚度与比叶面积变异的主要因素均是物种和生活型,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异由物种、个体和生活型三者共同解释。(3)大部分灌木植物位于叶经济谱中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一端,而乔木物种位于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一端,表明群落内植物在适应环境差异时存在不同的性状权衡策略,比叶面积是划分2种生活型植物生态策略的关键叶性状。【结论】不同生活型植物通过优化结构性状组合,适应冠层垂直梯度的资源再分配,生境的细微环境差异将会促进群落共存和植物的生态位分化。
【关键词】叶片功能性状  种间变异  乔木  灌木  落叶阔叶林  物种共存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608103);; 北京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项目(GJH-2023-027)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