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与国家要素论——兼议共同体存续和瓦解的两种不同道路类型
2024-06-13分类号:D033;F091.91;F124
【部门】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政治经济学的生产要素本质上不是物规定,而是社会历史生产的事逻辑,“从小农要素到国家要素”与“从市民要素到资本要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规划道路。依据唯物史观原理,“国家一般”与“资本一般”必须同样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主体予以看待:一者是劳动过程文明规划的身份本位居主导的生产方式,一者是劳动过程文明规划的财产本位居主导的生产方式,引出对于“共同体存续”和“共同体瓦解”不同道路类型的谱系学考察。研究结论:(1)阶级者是以太,任何生产要素均是“阶级者的生产要素”;(2)有机构成乃是“生产要素的结构名”;(3)为此必须坚决杜绝普世价值用语,区分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进一步清晰化有助于明确文明规划道路类型的特质的系统结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面临着两重改造路径:从“小农宗法”转向“真正的共同体国家”和从“资本算法”转向“社会主义国家”,而呈现“宗法式→算法式→国家式”社会生产条件的整体运动链条。社会主义有机构成从中锚定,定格工作扬弃的国家要素论:国家要素系统将比资本要素系统支持更高文明的生产力质态。然则现代化问题,应作为一种文明进程来看待,中国道路应借由资本形式经济条件的自我系统革命,创造走出阶级者行动之国家文明道路条件。
【关键词】劳动过程文明规划 阶级者 国家 资本 国家要素 资本要素 现代化
【基金】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资本论》、工资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2022WZD010)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