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均衡发展——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
2024-05-31分类号:F259.2;F49;F299.2;F323
【部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
【摘要】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流通业智能化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均衡发展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3M742426)
【所属期刊栏目】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