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青藏高原双子叶植物气孔性状和叶经济性状的协同关系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2024-04-17分类号:Q948

【作者】贡保草   王相泰   尹冰   罗帅伟   杜国祯
【部门】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摘要】气孔作为叶片和大气间的重要通道,其性状反映了植物交换水分和气体的能力;而比叶质量(Leaf Mass per Area, LMA)作为核心的叶经济性状反映了植物利用资源的效率。因此研究两类性状的协同关系及其随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于理解植物适应环境及群落的构建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58种常见双子叶植物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气孔性状的变异性、分析了气孔性状和LMA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种相关性对环境梯度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常见双子叶植物的上表皮气孔性状变异大于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气孔密度(Density)和气孔面积占比(SPI)的变异最大;(2)LMA 和气孔性状(Density和SPI)存在很强的协同关系(P < 0.05);(3)LMA和气孔性状相关性会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上升、随着土壤pH的增加而上升,即LMA 和气孔性状间的协同关系会随着环境梯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本研究结果为环境变化下的植物叶片性状及其适应性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气孔性状  比叶质量  协同  环境梯度  青藏高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草地土壤-植被互馈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机理(41430749)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