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火烧强度对大兴安岭林下植被的影响效应

2024-04-18分类号:S718.54

【作者】李景涛   李晓英   许涛   韩易伦   陈魁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对植被更新与演替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火后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法,分析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覆盖度在不同火烧强度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火后14年轻度火烧区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灌木地上生物量轻度火烧(235.65±30.52 g·m~(-2))>重度火烧(206.32±63.02 g·m~(-2))>未火烧(139.33±40.76 g·m~(-2));草本地上生物量轻度火烧(42.77±5.31 g·m~(-2))>未火烧(23.74±4.07 g·m~(-2))>重度火烧(8.07±1.84 g·m~(-2))。(2)林火改变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轻度火烧区最高,与重度火烧区呈显著差异(P<0.05);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重度火烧区最低。(3)灌木和草本覆盖度变化特征相反:灌木覆盖度重度火烧(84.20%±4.00%)>轻度火烧(69.20%±7.17%)>未火烧(67.67%±5.90%);草本覆盖度未火烧(43.50%±7.37%)>轻度火烧(38.13%±5.58%)>重度火烧(5.73%±2.01%)。总体来看,轻度火烧一定程度促进植物生长;重度火烧破坏严重,从维护物种多样性角度考虑应避免重度火灾发生。
【关键词】火烧强度  林下植被  物种组成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植被覆盖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41032;42001052);; 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YQ2022D002);;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FSE202008);; 中央高校项目(2572023CT01,2572021BA03)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