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幼苗对不同光照强度及硅肥的生理响应
2024-06-06分类号:S792.24
【部门】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顺昌县国有林场 顺昌县林业局
【摘要】【目的】探究楠木幼苗对不同光照强度及硅肥的生理响应特征,为楠木林下更新及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楠木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黑尼龙网布覆盖模拟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100%(全光照,CK),60%,40%,15%,5%的遮荫网室,将盆栽楠木幼苗移入不同相对光照强度遮荫网室中,分别添加0,1 000,2 000,4 000mg/kg水溶性硅肥(SiO_2含量≥50%),测定不同处理楠木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分析处理早期(2021年8月,处理4个月)、中期(2021年12月,处理8个月)和晚期(2022年4月,处理12个月)不同处理楠木幼苗叶片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在同一相对光照强度下,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楠木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总体先上升后下降,在相对光照强度为15%~40%条件下添加1 000~2 000 mg/kg硅明显提高了楠木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处理早期,当硅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降低,楠木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总体先下降后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总体先升高后下降;处理中期,当硅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降低,楠木幼苗叶片SOD、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先升高后下降,CAT活性和MDA含量总体先下降后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处理晚期,当硅添加量相同时,随着相对光照强度的降低,楠木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总体先下降后升高。在处理早期、中期和晚期,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着硅添加量的增加,楠木幼苗叶片生理指标有明显差异。在相对光照强度为5%~40%条件下,添加1 000~2 000 mg/kg硅明显提高了楠木幼苗叶片SOD和CAT活性;在不同相对光照强度下添加1 000~2 000 mg/kg硅总体明显提高了楠木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对光照强度为5%~15%条件下,添加2 000 mg/kg硅可明显提高楠木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相对光照强度为15%~40%条件下,添加1 000~4 000 mg/kg硅可明显降低幼苗叶片MDA含量。【结论】不同相对光照强度下硅对楠木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有明显影响。适当遮荫有利于楠木幼苗的生长,且在此基础上添加硅肥将进一步提高楠木幼苗应对光照胁迫的适应性,有利于楠木林的更新。
【关键词】楠木幼苗 光照强度 硅肥 叶片生理指标 林下更新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J0114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760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