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空间格局探析——基于文化景观视角
2024-04-15分类号:TU984.114
【部门】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州市城乡空间规划行业技术创新中心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古建筑保护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省国土空间分析与模拟数字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构建全面展现闽江流域历史演化脉络和鲜明价值特征的区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充分汲取文化景观理念中的“历史层积”与“价值关联”方法,结合熵权-TOPSIS模型、核密度分析与最小生成树模型等定量方法与可视化工具,文章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闽江流域历史层积过程,从古代格局溯源与现今格局识别两方面,解析各时期流域的演化脉络、空间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古今层积中提炼闽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及与之相关的格局要素,最终确立价值关联下闽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一江一脉两山、多点三轴三区”空间格局,实现自然山水、人文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全方位展现,为地区未来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关键词】文化景观 历史保护 闽江流域 空间格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闽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设计智慧图解与当代应用研究”(51778145)、“区域历史文化聚落的关联图式识别与遗产体系建构研究:以荆襄历史廊道地区为例”(5230805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福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机制及保护区划管控研究”(2022J01936);;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保护与传承闽江流域人文精神的区域‘遗产空间网络’构建”(FJ2024B214)、“朱子学对韩国儒林人居文化影响及其意义研究”(FJ2021C035)、“基于GIS的福建海洋文化遗产类型、分布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FJ2023B100)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