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研究

2024-03-07分类号:D633;TP18

【作者】孙秀玲   魏功祥
【部门】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社会科学院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动能。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理念革新、主体协同、方法拓展、评价改革等方面呈现出全新发展态势,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但相关制度和数据标准欠缺、技术至上、智能素养缺乏、数据主义弊端、伦理抉择模糊等问题给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隐忧,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为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制度保障、价值引领、素养培育、数据治理、伦理嵌入等方面加以改革,进而不断延展和深化传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视野和实践视域,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人工智能赋能  改革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理论与实践研究”(21CMZ004)阶段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