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特征变化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2024-01-12分类号:F424.3;F249.2
【部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摘要】选取2011—2019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特征变化及其对企业就业人员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由劳动节约型转变为资本节约型,在长期表现为中性的特征。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员工整体数量增加,在就业结构上会降低生产人员和未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数量,增加技术人员和接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数量,这也体现了技能偏向性的特征。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企业就业人员数量的影响在不同类别、不同时段和不同研发投入强度的企业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制度和技术进步特征变化产生的结果。因此,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低技能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以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 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型 资本节约型 研发投入强度 就业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智能经济时代劳动形态演变与就业结构研究”(18YJC790144);; 财政部委托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重大问题研究”(2015020355);;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023年度重点课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分析”(A2023061012)
【所属期刊栏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