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分平衡原理的温室番茄沼液替代氮肥适宜模式及评价
2023-12-14分类号:S641.2;S626
【部门】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为探索沼液替代氮肥的适宜模式,以番茄为供试材料,首先根据作物养分平衡原理确定试验种植番茄的施氮量为374.8 kg/hm~2,并基于该施氮量开展沼液替代氮肥适宜模式试验和评价分析。试验设置纯沼液处理(CF1)、纯氮肥处理(CF2)、沼液替代50%(T1)、35%(T2)、25%(T3)、15%(T4)6个处理,分析沼液替代氮肥对番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农艺性状生长潜力及最大生长速率进行Logistic曲线分析,同时选取番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硝酸盐和含水量作为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和VIKOR法4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多属性决策评价,再采用均值法、模糊Borda法和Copeland法对4种单一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由此构建番茄品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表明:T3处理番茄生长速率最大,呈现最优的番茄农艺性状;Logistic曲线的生长潜力及最大生长速率表现为T3>T4>T2>T1;T2处理产量最大(4.72 kg/株),T3次之(4.55 kg/株);随着沼液替代氮肥比例的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增长趋势,硝酸盐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果实含水率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T2处理为抛物线最大值;4种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结果存在差异,3种组合评价法结果均得到T2处理(沼液替代35%氮肥)组合评价得分最高,尽管T3处理(沼液替代25%氮肥)时番茄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累积质量)及最大生长速率表现最优,但T2处理(沼液替代35%氮肥)可获得最适宜的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及评价结果。
【关键词】番茄 沼液 氮肥 养分平衡 品质 组合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9012);; 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YZC-27,2021CYZC-33);; 济南市水务科技项目(JNSWKJ202206);; 2023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3B-43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