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债务货币化:实施路径、实践效果及潜在风险
2024-01-01分类号:F813.13;F823.13
【部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
【摘要】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在财政收支失衡和财政改革受挫的背景下,日本不得不大规模发行政府债券来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日本政府债务的余额居高不下。如何防止政府债务崩溃成为困扰日本政府的难题。21世纪以来,日本实施了“债务货币化”,通过无限量印钞为政府债务提供循环支持,使得日本政府具备了无限偿付能力,阻止了日本政府陷入非自愿性的债务违约。然而,“债务货币化”虽然增强了日本政府对债务的可控性、减缓了日本陷入更深的经济衰退,却也产生了路径依赖、市场定价原则失效、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相背等问题,并且还存在债券发行失控、货币政策空间消耗殆尽及日元国际地位丧失等潜在风险。
【关键词】日本 财政失衡 债务货币化 现代货币理论 财政改革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19BGJO50);;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际秩序大变革背景下的中国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研究”(22JJD790095)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日本经济
文献传递